當我們對固態硬盤的印象還停留在2.5英寸的SATA III時,各種新規格新標準的固態硬盤帶來了新的選擇。另外,SSD的品牌和種類越來越多,已經不能單純以容量和速度來區分價格定位。那么,如何選擇SSD固態硬盤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邊肖吧!
如何選擇固態硬盤
一、針對入門級用戶:400元以下
什么是入門級用戶?相信很多朋友都是介于入門級和主流之間:沒錢的買入門級,有點錢的買主流。夠用是入門級用戶的消費原則,所以400元以下的SSD基本都是入門級用戶考慮的。因為這個價位,花錢不會覺得太心疼。
相比幾年前,現在的入門級SSD格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在于:一是TLC NAND占據了這個市場的半壁江山,二是240/256GB成為了入門級的熱門選擇。
我們知道,SSD的壽命是P/E壽命,TLC一直被詬病壽命較弱。但隨著SSD廠商近年來不斷突破技術壁壘,TLC NAND的P/E壽命有了很大提高(當然遠不如MLC),達到了自然使用壽命的水平;同時,通過主控算法等方面的優化,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單位成本優勢,TLC NAND以閃電般的速度占據了入門級SSD。
同時TLC的沖擊提升了主流SSD的容量。考慮到筆記本電腦用戶的使用,目前廠商主推240GB級別的TLC NAND SSD產品。價格低于400元,品牌選擇多,消費者不用擔心信仰問題。對于想一步入門SSD領域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價值:兼顧了性價比和容量,性能不會太差。
至于500元以下的MLC SSD,不斷受到TLC容量價格比的沖擊,市場空間越來越小,也在被忽視。但是它的性能,使用壽命,可靠性都讓人放心。對于追求性能但預算不多的朋友來說,128GB的MLC SSD還是不錯的選擇:主要作為系統盤使用,性能一般比TLC的好。作為系統盤,在頻繁寫入的情況下,給人更穩定的心理效果。
那么,為什么不推薦128GB TLC SSD呢?個人認為目前128GB MLC和TLC SSD的價格相差不大。就SSD而言,價格差在30-50元之間。不考慮規格和用戶心理,這點小小的價格差異是可以抵消的。
總結:入門級用戶一般選擇SATA III '2.5 "SSD,用于新安裝或升級系統盤提升性能等。128GB MLC固態硬盤或240GB TLC固態硬盤是最佳選擇。
二、針對主流用戶:400元到1000元
其實主流用戶一般選擇400元到799元左右的SSD,800到1000元價格區間的產品并不多,一般都是為了高性能擴展而推出的。主流用戶的SSD選擇還是看你往哪個方向走:容量?是性能嗎?還是六代酷睿平臺的忠實粉絲?
作為主流用戶,相信你會對SSD容量有一定的要求。畢竟性能要求基本滿足了,接下來就會提出對產能的需求。習慣了HDD的體驗,總想從SSD中自由提取大容量。那么480GB的固態硬盤就很適合你。
主流價位只有TLC NAND media的480GB SSD能滿足該價位段的需求。從目前的電商報價來看,OCZ、東芝、Galaxy等知名品牌的480GB TLC SSD價格不需要800元,性價比不錯。適合電影黨、游戲黨等對容量和性能有要求的主流用戶。
當然也有一些MLC NAND SSD的忠實用戶,256GB容量的MLC SSD是目前的主流選擇。目前該規格的電商價格為499元起。如果經常交換數據或者對傳輸性能要求較高,256GB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最好有一個大容量的硬盤作為數據盤。
目前100系列主板已經攻占裝機市場,不僅給六代酷睿家族帶來了新面貌,標配M.2接口的SSD也不容忽視。節省空間和10Gbps帶寬使得M.2 SSD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在迷你機領域。
由于并非所有B150主板都標配M.2 SSD接口,對于入門級用戶來說,選擇M.2 SSD會導致主板成本過高,所以我們建議主流用戶考慮M.2 SSD,搭配100系列主板。
目前128GB容量的M.2 SSD價格在399元-599元之間,而需求最高的256GB在1K以上,價格差異明顯。說明M.2 SSD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多關注電商的報價走勢和業績評價。
另外,最重要的是M.2 SSD有不同的長度標準。在購買M.2 SSD之前,一定要了解你的主板支持什么標準的M.2 SSD。是NGFF 2242,2260還是2280?否則,聰明的女人是不可能無米之炊的。
總結:對于主流用戶來說,選擇480GB TLC SSD或者256GB MLC SSD比較好。如果需要升級100系列平臺,入手一塊M.2 SSD是時代的選擇。
三、針對高端用戶:1000元以上。
入門級消費追求物有所值。其實從辯證的角度來看,高端用戶在購買SSD的時候應該追求物有所值。沒有人愿意花大價錢買自己的SSD,但是比別人便宜的還不如吧?
高端領域有多種類型的固態硬盤選項。包括大容量高速SATA接口SSD、高性能M.2 SSD、PCIe SSD等。
目前主流的SATA SSD都有512GB以上產品的高端定位范圍,NAND類型基本都是MLC。TLC存在于三星850 EVO產品中,為用戶提供容量大、價格相對低廉的解決方案。如果高端也要考慮性價比的話,那么480或者512GB的固態硬盤更值得購買。比如Pucote M6V 512GB,SanDisk Extreme Super Speed,Kingston Hyper Savage等系列都在千元出頭,性價比非常好。
至于TB級產品,就目前條件來說,是“炫富”的工具,價格達到3K、4K水平。即使是最便宜的大牌產品,英瑞達MX200 1TB也要2899元。所以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如果追求高端性價比,512GB就夠了。至于1TB,適合那些沒錢買的土豪朋友。
至于M.2接口SSD,目前高端的M.2 SSD產品并不太多,價格差異明顯。反而會讓我們更容易找到心儀的產品,消除選擇的難度。目前千元以上的M.2 SSD只有256 GB和512GB兩種容量。目前三星的850系列比較貴,普科特、創見、英瑞達價格差不多。看你喜歡哪個牌子,哪個性能更好。
如果你是土豪,那么PCIe接口的SSD絕對是你刷新三觀的利器。比如7499元的英特爾750 1.2TB PCIe固態硬盤,以其GB級的寫入速度,讓你享受極速快感。如果價格太不合理,500和400GB的PCIe是嘗鮮。
總結:對于高端用戶來說,SSD的選擇范圍非常大。首先要看你想從哪個接口SSD入手,其次是容量,1TB還是512GB還是256GB性能高價格貴。
摘要
今天我們幫你從三類用戶中選擇SSD。其實SSD的接口類型并不局限于SATA III。m-SATA、M.2、PCI-E甚至未來的U.2等接口讓你眼花繚亂。對于新手來說,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容量和性能,還有對SSD型號和內部的了解能力。
防盜門外面的鎖眼扭動費勁怎么回事TCL空調h5故障什么意思環保空調如何清洗?電腦主機網卡亮橘色燈怎么辦【燃氣灶維修】燃氣灶打不著火怎么辦聯想筆記本怎么拆開后蓋全自動洗衣機轉的慢是什么原因低碳鋼暖氣片鐺鐺響是怎么回事兒